新闻中心

News

kaiyun官方-家里五个儿女合伙把80老母送进养老院结果分遗产的时候都懵了

 发布时间:2025-09-04 浏览次数:

  kaiyun“妈这腿脚越来越不行了,昨天差点在卫生间摔倒。”大儿子王建设点着烟,皱着眉头说道。

  王桂花坐在沙发上,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虽然已经八十岁,但精神头还不错。只是这双腿确实不争气,走路需要拐杖,上下楼更是困难。

  “是啊,我昨天来看妈,发现她连做饭都费劲。”大女儿王翠花接话道,“炒个菜都要扶着锅沿。”

  老三王建民一直没说话,这会儿才开口:“那怎么办?总不能让妈一个人在家。”

  “轮流?”王建设立马摆手,“翠兰,你说得轻松。我工地上一堆事,哪有时间?”

  王翠花也叹气:“我也忙,学校里事情多,而且我婆婆身体也不好,需要照顾。”

  王桂花看看这个,又看看那个,心里明白得很。这些孩子小时候,哪个不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?现在她老了,就成了负担。

  这话一出,大家都看向王桂花。老人家眼中闪过一丝失落,但很快恢复平静:“你们商量吧,我听你们的。”

  “妈,你别多想。”王翠花赶紧安慰,“现在的养老院条件挺好的,有专业护工照顾,比我们照顾得好。”

  “好是好,就是贵。”王建业马上算起账来,“我打听过,好的养老院一个月得四五千,一年就是五六万。”

  “便宜的条件差,而且护工态度也不好。”王翠花摇头,“咱妈辛苦一辈子,不能委屈她。”

  “三千乘以十二个月,就是三万六。”王建业掰着手指头算kaiyun官方,“五个人分摊,每人七千二。”

  王翠兰皱眉:“我一个人带孩子,收银员工资就那么点,七千多对我来说不少。”

  王建设立马反对:“那不行,我工地上投入大,看着赚钱多,但风险也大。万一接不到工程怎么办?”

  几个人又开始争论起来。王桂花坐在那里,静静听着孩子们为了每个月几百块钱的差距争来争去,心里五味杂陈。

  “我看了三家,这家最实惠,一个月两千八,条件也还行。”王建业拿着宣传册说。

  养老院在城郊,环境确实不错,绿树成荫,空气清新。但房间确实小,设施也比较简单。

  正说着,一个年轻的护工走过来。院长介绍道:“这是小刘,刘小慧,我们这里最细心的护工之一。”

  刘小慧看起来二十多岁,穿着淡蓝色的工作服,笑容很温暖:“您好,我叫刘小慧。如果您母亲住这里,我会好好照顾她的。”

 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,觉得这家还行。主要是价格合适,而且那个叫刘小慧的护工给人感觉很好。

  王桂花收拾行李,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。几件换洗衣服,一些常用药品,还有几张老照片。

  王桂花看着住了几十年的房子,心里不舍。这里有她和老伴的回忆,有孩子们成长的印记。

  房间在二楼,虽然不大,但布置得很温馨。一张单人床,一个小衣柜,一张桌子和椅子,还有独立的卫生间。

  “我能理解。”刘小慧握住老人的手,“但是您要相信,这里也会成为您的家。我会照顾好您的。”

 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,七点吃早饭,然后在院子里散散步。上午有一些活动,比如听音乐,做手工,下午可以看电视或者午休。

  确实,王桂花在养老院里认识了不少同龄人,大家一起聊天,一起活动,倒也不寂寞。

 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,她还是会想起老房子,想起年轻时和老伴的生活,想起孩子们小时候的样子。

  “要不租出去?每个月也能收点租金。”王建业说,“反正妈短时间内是不会回去住了。”

  这个提议得到了其他兄弟姐妹的同意。王桂花的房子位置不错,能租到每个月两千五。

  但是他们心里都清楚,王桂花肯定有不少积蓄。毕竟她节俭了一辈子,退休金也不低,平时花销又少。

  王桂花眼中露出怀念的神情:“他是我的学生家长,孩子学习不好,经常来学校找我。来来去去就熟悉了。”

  “浪漫什么呀,那时候连牵手都不敢,还是托人做的媒。”王桂花想起往事,眼中有光。

  刘小慧最喜欢听王桂花讲过去的事。她觉得老人的人生很精彩,从年轻时的美丽女教师,到结婚生子,再到含辛茹苦把五个孩子拉扯大。

  王桂花点点头:“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?他们小时候,为了给他们买双鞋,我舍不得吃肉。”

  刘小慧听出了老人话里的寂寞。她知道王桂花的孩子们虽然按时交费,但来看望的次数越来越少。

  从那以后,王桂花把刘小慧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。她会给刘小慧买小零食,会在她生病的时候担心,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她的生活。

  而刘小慧也把王桂花当成了真正的奶奶,不仅在工作时间照顾她,下班后也经常来看她。

  回到养老院后,刘小慧更加细心地照顾王桂花。她每天按时给老人测血压,监督她吃药,还特意学了一些心脏病护理知识。

  “是小慧及时发现,不然后果不堪设想。”王建设看了刘小慧一眼,“小慧,谢谢你。”

  接下来几天,王桂花在医院里接受治疗。孩子们轮流来陪护,但最多的还是刘小慧。

  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,她的身体大不如前了。走路需要人搀扶,说话也没有以前有力气。

  “因为您就像我的奶奶一样。”刘小慧认真地说,“我从小没有奶奶,您的出现填补了我心里的空缺。”

  这段时间,王桂花经常叫刘小慧陪她聊天。她会讲年轻时的故事,会讲孩子们小时候的事,会讲对生活的感悟。

  “如果我是个好母亲,我的孩子们不应该把我送到这里来。”王桂花眼中有泪光。

  “王奶奶,您别这样想。他们送您来这里是为了您好,这里有专业的护理。”刘小慧安慰道。

  “人总有一死,我已经八十岁了,算是高寿。”王桂花很平静,“我只希望在我走之前,能把一些事情安排好。”

  刘小慧不知道王桂花安排了什么事情,但是从那天开始,她发现老人的精神状态比以前更平和了。

  “我年纪大了,说不定哪天就走了。”王桂花开口就让大家心里一紧,“我希望你们记住,不管怎么样,你们都是亲兄弟姐妹,要互相帮助,不要为了钱财伤感情。”

  “我必须说。”王桂花继续,“还有,小慧这孩子对我很好,你们要记住她的恩情。”

  “没什么,就是想提醒他们一些事情。”王桂花拍拍刘小慧的手,“小慧,不管将来发生什么,你都要记住,你是个好孩子。”

  “王奶奶......”刘小慧觉得老人今天的话很奇怪,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。

  “小......小慧......”王桂花用尽最后的力气,说出了这两个字。

  王桂花的后事处理得很快。按照老人生前的意愿,丧事办得简朴,只是通知了亲戚朋友。

预约参观